陈清泉:推动电动车要解决三个问题
停车地方,可以免费充电,因此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新的商员模式,这样大家一起来承担,政府带头,大家共同承担这个负担,用出租的方式、更换电池的方式等等。但是我们要想好新的模式,使得这些负担不用全部使用户负担,汽车车、电力系统和用户来共同承担这个投资,用一个多运用的商业模式才能推广。
第一我们要有好的产品,高性能、低价格。光有好的产品还不行,有了好的产品以后要有好的基础设计。只有这个还不够,还要有好的商业模式,这个商业模式是政府、汽车厂和电力部门共同来承担。
电动汽车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纯电动,就是用电动机来驱动,用电池作为能源储存,最大好处是真正做到零排放,效率很高,不用油,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蓄电池成本高、行车路程有限。我有个同学30年来花了200亿美元研究,但是纯电动车在美国只有1万辆。第二是混和动力,就是把内燃机和电动机结合起来,启动的时候用内燃机,内燃机是用在效率高的范围,但是它不能做到零排放。第三是燃料电池,燃料电池要解决的问题是本身效率提高。另外,燃料电池的制造、运输要考虑。
纯电动汽车推行了那么多年,进展很缓慢,现在混和动力汽车出来以后推广很快。我们的目标是零排放和提高使用效率,我们改进驱动系统、混和动力、用氢气的内燃机或者发动机。图车是骡子拉车,因为它的母亲是马、父亲是驴,这样骡子更耐用。我到一些汽车城市演讲,我的朋友告诉我,在二战的时候经常是骡子拉车,二战来的时候骡子很快就可以逃走,马不行。我们搞混和动力一定要做到一加一大于二。它有轻度混和、重度混和,用的电越多,效率越高,电池也就越大。在混和动力里面有两个技术,一个是电机技术,一个是圆筒性、一个是扁平性的。扁平性有内置式的电机,有外部电机。
我们对能源的要求是足够高的能源力度,这样使电动汽车可以跑得够远,另外是足够的公里力度,我们的比较对象是汽车、柴油加内燃机,如果用燃油电池,它的功率很高,但是公里运用不高。用蓄电池要充电、蓄电。锂电池现在是主流,它的能量力度公里很高。
电动汽车对电池的要求是安全,如果你是为了真正的产业化就是安全,除了安全性就是公里密度和能量密度,这些不能一概而论,要进行乘车性来进行。在设计的时候:第一要考虑化学成份,第二要考虑制造过程,第三是结构。它的最大特点是结构,外面有一个铝合金,中间带一个空的,这就解决了爆炸问题。第三是考虑一致性问题。还有技术设施,有快速充电和慢速充电,慢速充电比较简单,平常上班都可以充电。在未来电动车汽车在基础设施的角色,你可以用风能、太阳能发电来给电动车充电。
我们国家在13个城市推广,中央政府的要求是每个城市在3年里面要达到1000辆,但是这个城市要求做顾问,有的城市就远远超过,深圳要求公交车5000辆,私家车1万辆,远远超过我们国家的目标。我们希望汽车不断的发展,但是能够减少排放,能够少用油或者不用油,这就可是真正做到节能减排,把电动汽车和新能源结合起来做到可持续发展。
太阳能和风能如果用在汽车,太阳能似乎效率更高,推广电动车和推广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相结合。
什么是程度?成功是SUCCESS,真正的成功是要在一个S里面划一条竖线,就是把知识变成财富,电动车能够成功要真正在马路上跑,真正的市场建设,那才是真正的成功。要做到成功六个“I”,我们的如何,增速是什么要看到千里,看到后面,要看到上面,上看到下面,要看到左边。六个“I”是第一是激情,第二个是想象力,第三是创新,有了创新不要满足。第五是集成。第五是实现。第六是投资。我们要具备这六个“I”实现自己的激情、想象力、创新和集成、实现、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