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能否支持30万人出行 深圳拟禁电动车六问
禁止,将来就会很难控制。”曾经多次在“两会”期间提出关注深圳非机动车管理问题的人大代表吴立民认为,“禁电”必须和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配套完善同步进行。
吴立民认为,深圳在禁摩后,对社会治安的改善起了很大作用。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电动自行车由于功率较大,很多并不走人行道,而是和机动车抢道,造成了不少交通事故;由于电动自行车没有上牌,肇事后往往难以查处,且由于其速度同样很快,因此也容易发生骑电动自行车抢劫的治安事件。从深圳长远发展情况来看,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应当尽早进行,“不要像治理违建那样,久拖不绝,到发展成大规模后,再控制难度和成本就都太大。”
但他也提出,政府在“禁电”的同时,必须启动对短途交通的规划和整体考虑。尽快发展偏远地区的公共交通覆盖。另一方面,鼓励公众采用单车出行。对特区外道路规划纳入单车道的考虑,尽可能做到每条道路都有单车道,为市民短途出行提供方便。
“禁止电动自行车、完善公共交通配套网络和设施,大力推广规划自行车道,这三个方面应该同时推进,这样,禁止电动自行车才能具有可操作性。”
对于不少市民网友表达的不同意见,吴立民表示,政府部门在制定决策时应当给与听取和尊重,但他也认为,任何重大政策的制定,都必须从大局和整体上考虑,禁止电动自行车从政策方向上看是对的,但具体如何推进,还需要尊重各方的诉求和意见。
■ 网议
维护出行权益VS破坏交通秩序
昨天本报关于深圳拟禁电动自行车的报道,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的评论,而且正反两方的意见同样踊跃而激烈。
持反对禁电论调的网友,多是从市民出行难和政府罔顾底层人权益的角度进行批评。奥一网友jam esfeng6600说,如果禁止,这是对公民自由使用合法产品权益的侵害!他说,汽车也时常发生车祸,也有做抢劫等犯罪工具,为何不禁止汽车呢?
但也有网友认为“电动自行车横冲直闯的,从来都不看红灯,很多时候还骑上人行道对行人造成威胁”,网友jooh认为应该禁止,因为电动自行车“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另一位网友szfatcat则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他说自己的母亲曾被电动自行车撞至骨折。他认为政府应该从服务市民的角度进行管理,比如开辟非机动车车道,强制电动自行车购买交强险等。
昨天奥一网“禁电”网上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633人次中,有36.97%支持深圳禁行电动自行车,有58.77%的人表示反对。关于深圳的电动自行车政策,受访者普遍认为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政府应广开言路。约四成的人认为应允许其上路,并加强监管;约一成半的人认为应开听证会,广泛听取民意;还有两成的人认为应该发展多元化交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