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汽车:后工业时代的必由之路

时间:2009-07-02   来源:《中国商界》杂志   作者:Admin   浏览

物柴油,到2013 年添加比例将扩大到5%。2007 年巴西还开发了向柴油中加入10% 植物油的新型混合燃料H-Bio。早在2005 年,巴西乙醇均价是汽油的53%,消费者为此大大的节省了开支。双燃料汽车迅速走俏,需求旺盛。在新能源开发领域巴西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和能源改革的先行者。

  欧盟早在五年前就通过了一项增强促进公共交通领域使用生物燃油的指令。按照这项指令,在2005 年底欧盟境内生物燃油的使用率达到燃油市场的2% 到2010 年底将达到5.75% 而到2020 年,生物新燃料的利用率将达到20%。而生物能源的大规模进军对德国的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德国是个汽车大国,汽车保有量很大,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德国的重中之重,德国生物能源源自于植物、沼气、生物降解的家庭生活垃圾以及工业垃圾粪便等,以有效解决目前生物能源发展中存在的生态失衡,这样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能源转换效率会更高,进而解决了庞大的汽车燃料供应难题。

  英国也早在2004 年就建立了欧洲最大生物柴油厂,年产量25 万吨,并计划在2015 年使生物柴油年产量达到75 万吨。还利用葵花籽提油技术生产氢能源,氢气纯度可达到90%,可为汽车燃料及车载电池提供支持。还利用甜菜等植物生产生物丁醇,并与传统汽油混合,在燃油销售终端机销售。法国政府也在2003 年采取了一系列新能源措施,促进生物能源的开发,大力支持生物能源的再生利用,当年用于生物燃油原料种植的面积达32 万公顷;生物燃油产量41 万吨,其中80% 为生物柴油。法国计划,到2010 年生物燃油原料的种植农田面积将达到200 万公顷,生物燃油产量可达220 万吨左右。

  泰国早在几年前曼谷能源研讨会上,就已提成利用可再生的生物燃料资源作为燃油替代品,进而缓解汽车对原油等矿物燃料的依赖。泰国是个原油进口大国每年花在进口原油上的经费就达100 亿美元。泰国是个具有丰富椰树、油棕树等资源的农业国,其利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经过植物压榨后所得的气料与石油混合后制成生物燃料,同时泰国政府也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对出租车及公交车的油路系统进行大范围改造,并使这些马路“油老虎”脱胎为“节油车”或“无油车”如今在泰国北部第一大城市“清迈”的公交线路上也已经使用纯向日葵油的公共汽车,泰国的新能源技术也走在了时代的前端。

  中国自古也来就是农业大国。而且物产资源丰富,尤其是农产品资源,如玉米,小麦,甘蔗等,以玉米甘蔗为原料的生物乙醇燃料也成为了国家关注的重点。目前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以达到5000 万辆,而私家车正以每年20% 的速度激增,目前人均汽车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但其年耗油量却已达全国成品油总量的60%,按目前的增速和油耗程度,我国汽车保有量到2020 年将超过1.5 亿辆,年耗油量将超过2.5 亿吨。能源环境问题十分尖锐。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实现能源转型与产业化道路势在必行。而我国在生物燃料的研发生产上有很大优势,2006 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已达到1.8 亿吨,大约是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5%。掺入10% 燃料乙醇的乙醇汽油成为中国能源替代战略的着力点之一。大力发展生物新能源既适合我国的国情又对未来的能源危机未雨绸缪,中国的新能源之路即将起航。

 

内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