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驶入电动时代

时间:2009-07-03   来源:   作者:Admin   浏览

中国汽车行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确定了“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模式之后,受到多方质疑。多数人认为“市场让出去了,原有技术也丢了,新的技术又不掌握,真正成了依附型的汽车工业”,行业改革的呼声甚高。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近几年汽车行业发展的转机。纯电动汽车及混合电动车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不过,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必须利用电网的谷峰效应,其推广和成功取决于国家对充电网络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标准的建立。

  中国能源汽车发展方向:纯电动

  中国汽车市场前景广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已提上日程。汽车工业在发达国家已属夕阳工业,加之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而中国汽车市场在经济持续增长和政府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提振下,继续平稳发展。目前金融危机情况下,欧美主流车厂遭受重创。相形之下,中国车企所受影响不大,无论是从出口还是从海外抄底角度来讲,仍在大规模扩张阶段。

  新能源汽车因其所具备的战略性意义,发展倍受关注。国外汽车巨头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技术上遥遥领先,中国企业想要赶超,难度较大且代价昂贵,新能源汽车有望使中国车企在下一代汽车技术上占得市场先机。新能源汽车也更符合未来各个行业节能、环保的绿色发展趋势,目前纯电动汽车发展迅速,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力。

  新能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有多种,但中国汽车业的趋势是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其它几种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成熟和成本竞争力上目前不适合中国国情。氢燃料电池技术不成熟,成本昂贵,是20年之后的技术;替代燃料技术,主要采用甲醇、乙醇等低成本液体燃料,造成粮价上涨,得不到政府支持;清洁柴油技术,即含硫量低的柴油(含硫量低于350ppm的柴油),动力平均比汽油机节约30%的能源,但中国清洁柴油技术落后,柴油产量也有限。

  纯电动汽车是大力推广的发展方向,混合动力是过渡技术。中外车厂都先后推出了混和动力和纯电动汽车。混和动力车省油不省钱,但保留了传统汽车的使用生活方式。纯电动车成本低,能量转换率高,使用成本下降,但改变了传统汽车使用的生活方式。混和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是电池技术,目前最有希望获得产业化的电池技术是磷酸铁锂电池技术(LiFePO4),按磷酸铁锂电池目前的技术状况,已经可以支持商业化的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发展取决于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相比欧美国家,纯电动车在中国有更好的发展环境。中国消费者对汽车使用成本更为敏感,更愿接受电动车的每天充电的使用方式的改变,电动自行车完整的产业链有望延伸到纯电动汽车领域,纯电动公交车由于有专门充电场所,已经先行一步,开始大规模使用。

  中央政府运用财政补贴政策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2009年1月23日,财政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决定在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沙、昆明、南昌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并且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进行,对推广使用单位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与补贴。

  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两部委同时制定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合理确定补贴对象,纳入试点补贴范围的主要是代表未来汽车发展方向的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中央财政依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与同类传统汽车的基础差价,并考虑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分类分档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标准如下表所示)。

  2月底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明确了发展方向。涉及新能源汽车的规划主要包括下列目标:推动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掌握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专用发动机和动力模块的优化设计和成本控制技术;建立动力模块生产体系,形成10亿安时高性能车用电池生产能力;逐步实现国产电动汽车产销规模,总体形成国内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在政策措施上对新能源汽车发展予以大力扶持,三年内中央将投资100亿元专项资金,发展新能源汽车及车用电池组等关键技术。

  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对大中城市示范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给予补贴。政府计划于2009年12月推出新能源汽车基础建设规划,建立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加快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公用充电设施建设。根据《规划》的工作进度要求,6月份将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政策》,届时,财政部将公布个人购车的鼓励政策,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将进入提速期。

  纯电动汽车对电网影响不大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未来纯电动汽车将得到大力发展。过去十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经历了高速增长

内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