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驶入电动时代

时间:2009-07-03   来源:   作者:Admin   浏览

电池模组,也就需要关于电池的国家标准的制定,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和充电网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发展电动车最大的困难在于用户充电,不像欧美居民独家车库。第二,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火电比例,增加零排放的绿色电能,有效减少了CO2排放。美国煤电比例小,平均每度电排放为1.3磅CO2,中国则达到了1.5磅。

  结论建议

  纯电动汽车已经不可替代的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技术上纯电动汽车构造简单,技术成熟,最大的推广障碍是电池的可靠性和成本的降低。纯电动车得到工信部的强力支持,在武汉开始了试点项目,国家政策上作为振兴汽车工业的一部分推出了一系列补贴措施。纯电动汽车已经在公交系统大规模推广,乘用车市场也已开始起步,多家车厂,特别是自主厂商包括比亚迪、奇瑞、众泰、吉利先后推出了纯电动车型。中国完整的电动自行车产业链为纯电动汽车打下了基础。

  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必须利用电网的谷峰效应。中国电力系统谷峰比平均为73%,夜间剩余电力产能完全可以解决90%的纯电动车的充电需要。若考虑到谷峰效应,2010年、2015年、2020年,纯电动汽车充电量占整个电网发电量的比例分别为0.19%、0.41%、0.37%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和成功取决于国家对充电网络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标准的建立。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有有其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的特点,充电网络需要政府参与,加速网络临界值(critical mass)的建立。利用电网的谷峰效应就必须考虑夜间集中充电的模式,鉴于中国用户的居住特点,这就必须采用加油站更换电池模组的充电模式,涉及关于电池的国家标准的制定。纯电动车的标准也需要国家扶持,便于厂商产品早日进入乘用车目录序列。(龚炯 孟昭莉,产业技术组首席研究员 孙晓菲,产业组研究员)
 

内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