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及元器件检测方法

时间:2009-11-20   来源:本站   作者:电动车   浏览

整输出电压。
3、开关式  调整工作管的开关状态达到降低损耗,并通过控制开关时间达到稳压目的。
LM317属三端可调式稳压器,之所以称为可调恒流源,是可以由控制极ADJ的电位器RP调节控制电压源达到的,如图4—66b、4—66c所示。LM317的基准电压为1.25V,当Vout和ADJ之间的电压不是此值时,电路内部可做调整,使Vout与ADJ间重新回到1.25V电压,这是输出电流Iout稳定的关键。当RP动点向上滑动时,RP与电阻R间压差减小,输出电流就增大;反之,向下滑动,RP与R间压差提高,输出电流相应减小。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输出电流增大或减小,取样电阻R上的电压也随之增大或减小,这一变化反映到Vout和ADJ之间,这时电路内部会自动进行调整,使输出电流达到稳定。
LM317的ADJ与Vout间电压的提取有很多方法,主要是通过串联电阻分压的方式取得
(5)故障排除务必彻底干净永无后患。处理完毕不要立即开机运行,应再检查一遍。确定无误后,通电观察情况。通电观察情况。通电后不要大意,发现异常立即断电,开始时手不要离开开关。通电后要按照一看、二闻、三摸、四测的方法,注意电路是否有糊臭异味、冒烟变色、用手触摸发热异常。等待片刻未出现异常,确认一切都处于正常状态,放大、控制、采样、反馈等工作正常,才可以试验和加负荷运行试验。在负荷状态下,测量关键测点的电压电流和输出端电压电流。
3、举例说明电路的放大级、输出级故障测试方法,对该充电器电路进行运行测试。为叙述方便,在图中加注几个测点。该充电器电路中由4只三极管、2个电位器、1个二极管、1个稳压管和若干电阻电容组成。现就该电路可能发生的故障,分析其原因,提出排除故障的方法:
(1)故障现象1:充电电压过高过低。
A、可能原因:a电路末端由R2、RP2组成的分压器工作不正常,电阻变值或电位器接触不良。b基准电压过高或过低。
B、排除方法:带负载调整电位器RP2,使3DG1基极偏压准确。如调整无效,应测量电阻R2阻值是否有变化。若有,则更换;若无变化,在检查RP2。调整不准、接触不良则应更换。
C、测量方法:测分压器两端(1、3两点间)、R2两端(2、3两点间)、RP2两端(1、2两点间)电压和电流,计算电阻是否符合标定值。测试时RP2应调到最大。
(2)故障现象2:充电电流过高或过低。
A、可能原因:电阻R1阻值变化。
B、排除方法:a断开RP1,测定R1两端4、5点间电压电流,计算电阻值。符合电阻表面标志值,R1正常;不符应更换。b调整RP1阻值。
注意:断开RP1时,不应转动触点,用绝缘物隔离,测试之后将隔离物移去。
(3)故障现象3:充电达到终止后,电压不能截止。按电路原理,这是从RP2→2点→3DG1→3DG3→3DG4路径上的问题。
可能原因和排除方法:a.极大可能是3个三极管击穿或断路。3DG3、3DG4击穿后不能自动调整和截止;3DG1断路,使3DG3失去调节控制。通过调节RP1阻值,同时测定三极管发射极、集成极对地电压,是否均匀变化。没有反应的,应更换。b.稳压管3CW内部击穿或断路,测定6、7两点间电压,表现为不在稳压点上。高于它的稳压值是断路,低于稳压值或没有电压为击穿,更换同型号的3CW。
(4)故障现象4:没有电压输出。
可能原因和排除方法:a.3DG3或3DG4断路,测输入输出没有电压,更换。b.稳压管击穿或断路,更换。c.恒流管3DG2击穿,造成电流由整流器经R4→3DG2→测点4→回到整流器。更换。
(5)故障现象5:不能恒流。可能是恒流管3DG2的e、b脚断路。更换。
(6)故障现象6:性能不稳。问题比较复杂,不容易查找,主要可能是某点虚焊或开焊,应仔细耐心地检测,查到后重新焊好。
上述只是典型方法,充电器电路多种多样,主要是掌握方法和规律。故障排除后,还应将电路重新调试到最佳工作点。
八、电路的调试
(一)调试特点
有的电路问题是失调而不是什么故障,经过细心地调试又可恢复正常工作。调试,不仅是修理阶段必要的,就是在电路板制造阶段也是不可缺少的。电路没有调好,就不能在理想状态下运行。由于电路的结构特性不同,调试方法也不同。单元调试为静态工作点的测试与调整。
电路一般分为控制系统和逻辑系统。检测时,应注意电路中信号电流的检测,内部的输入电平和输出电平,最后表现在电路的向外输出上。
(二)充电器和控制器电路的检测
(1)在开机后首先应检测直流运行电源、供电器件和集成电路运行的电源。直流稳压电源即工作电源的电压分输入和输出端。
(2)检测滤波和稳压管两端压差、输出脚电压。
(3)方波(或矩形波)的测定

内容导航